2月25日,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正式向全球发布黄帝陵标识。该标识由我系周维娜主任所设计。
黄帝陵世称“天下第一陵”,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一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铸魂、聚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圣地。2013年8月,陕西省黄帝陵保护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征集黄帝陵标识设计方案的公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经过近三年的征集,在200余幅入围作品中,最终确定了由我院建筑环艺系主任周维娜教授设计的作品黄帝陵标识。
周维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标识从着手设计到完成历经一年时间,标识整体设计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整体造型采用了圆形造型。圆形代表了天地、祥和、圆满等一切博大的宇宙观和人文思想,象征着黄帝在中华儿女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尊严;同时,以面、线构成的圆形状态,虚实相间极具空间感,它代表了时空的转换,喻示着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第二部分为圆形下方的大地与如意祥云图形,则象征黄帝创造中华文明根植厚土、造福百姓的初衷,以及黄帝文化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影响与福祉。第三部分为标识上部突显的习近平总书记“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的崇高定义,并以毛泽东主席委托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为主视觉要素,上下融为一体,极具唯一性与识别性。标识的视觉表达以黄帝同时代图形语言特征为基础,质朴、浑厚、庄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气息。整体色彩以质朴、厚重的黄土色系和黑色为主基调,在实际运用中可辅助以金、银、灰色作为延展,重点突出黄帝陵形象的威严、庄重和肃穆之感。
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苏宇评价此标志为“黄帝陵标识创意新颖,寓意深刻,色彩质朴,庄重独特,极具唯一性与识别性,很好地诠释了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黄帝陵标识的发布为保护黄帝陵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共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布会同时公布了周维娜教授设计的黄帝陵标识视觉识别系统应用管理手册,强调黄帝陵标识用于黄帝陵保护管理、祭祀研究、规划建设、旅游开发及其宣传活动。每个中华儿女及社会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严禁任意修改、变形或变色。标识不得用于商品商标和个人庆典、吊唁活动,严禁乱用、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