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AL
《建筑之界》
Marius A.Ryrko
时间:2023年9月7日19:30-21:30
地点:西安美术学院主楼报告厅
主讲人:Marius A.Ryrko(马睿思)
学术策划:王娟 教授
学术主持:翁萌 副教授
主办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西安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
The role of the architect as an influencer to our cities and human habitats.
——Marius A.Ryrko
中国西安与德国多特蒙德建立友好城市已30余年。西安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邀请到始创于多特蒙德的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盖博建筑(Gerber Architekten),与我校师生共同探讨当今多样化和多语言的建筑方法。
在全球化设计推进的趋势下,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积极布局国际课程体系。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多元能力提升,搭建接轨国际的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8月7日,邀请德国盖博建筑事务所(Gerber Architekten)国际执行总监Marius A.Ryrko(马睿思)以“建筑之界”为题进行国际学术讲座,讲座由建筑环境艺术系主任王娟策划,副主任翁萌主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毛少雯老师、建筑环境艺术系安陶然老师担任学术翻译。
讲座围绕主题“设计基础”“设计过程中的形态生成”以及“设计原则”,以大量实际建筑项目为例,通过阐述基本的设计原则来探讨当今多样化和多语言的建筑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解析。讲座聚焦与建筑相关的比例、尺度、材料、颜色与经济效益间的复杂关系,讲座内容涉及场所特性、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新场所创造等热点问题。
主讲人 Marius A.Ryrko(马睿思)
讲座首先以德国多特蒙德与中国西安两座城市间建立的长期“友好城市”关系开启了本次讲座,通过将两个城市的简单对比引出讲座主题,即建筑语言多样化和多语言的建筑方法创造出的丰富设计母题。马睿思先生详细讲述了建筑中三个层次的结构元素(Structural elements)在建筑中的概念与分布,以及不同的结构元素概念和层次反映了建筑设计中的不同考虑因素,表明多层次建筑共同构成了建筑和城市的整体风貌,并对建筑的功能、美学和可持续性产生影响。
其次,马睿思先生通过结合世界经典建筑案例详细阐明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形态法则,以七种基本建筑要素(Fundamental constituent elements)的相互交织和融合方式,讲述了职业建筑设计师实现更复杂和多层次的建筑设计思路,及创造独特和丰富的建筑形式、更富有创意和复杂性的空间体验的设计原则(Design principles)。
最后,马睿思先生以多项个人实际项目为例,以丰富的设计主创经验出发,分享了在真实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如何灵活运用讲座中提到的设计原则(Design principles),怎样思考和判断对于基本建筑要素(Fundamental constituent elements)的具体选择和实际应用,以满足功能、美观、结构、宗教信仰、政府意见、公益性等多方设计需求的平衡。
学术主持 翁萌 副教授
翁萌老师感谢马睿思先生为我系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业分享,指出讲座中马睿思先生将建筑元素进行拆分,从自身经验出发融合建筑设计的“基础”“原则”和“设计思维”共同呈现出建筑的真实面貌,用多个实例证明仅用水平屋顶和立方体两种要素就可以形成多样建筑体验。对于设计基础和设计原则的一系列分享让同学们知道设计应与世界同频,多种空间元素融合在一起时的主与次、看与被看的关系,则是打开了“建筑之界”的另一扇大门。

讲座现场氛围热烈,重塑建筑之界,到场教师、学生受益匪浅。在提问环节,现场师生与马睿思先生热情互动,针对设计原则中的建筑与音乐的关系、包豪斯与现代建筑风格、传统建筑风格的重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热烈地讨论延续到报告结束后。马睿思先生严致的讲解受到了在座师生的共同喜爱,“设计基础”“设计原则”和“设计思维”在讲座中被赋予了更加实际、广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