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西安美术学院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为人民而设计——和美人居”创新设计作品展览暨研讨会在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开幕。西安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朱尽晖,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晓峰,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院长、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霜林出席开幕式。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席田鹿教授,深圳市极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首席设计师、深圳市媒体建筑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副理事长倪阳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华中区轮值主席王祖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作研讨发言。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开创人之一、《世界建筑导报》总编、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家骅教授向展览开幕式发来视频致辞。开幕式由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邱必震主持。
一、嘉宾齐聚,大会开幕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朱尽晖致辞
朱尽晖在致辞中指出,设计的核心始终围绕着“人”,旨在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推动现实向更加前卫的方向发展。设计不仅是规范与引领,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倡导。西安美术学院自建校之初就秉承“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宗旨,这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核心和目标都是为了让中华民族更加美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他指出,“为人民而设计”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展览将国家社科百年美术创作中的“人民性”理念分解并应用于设计领域,明确艺术服务于人民。本次展览暨研讨会是西安美术学院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的重要呈现,也是西安美术学院全面推进“五名”发展战略、创建“双一流”大学的成果展示。此次展览不仅关注城乡与城市,更聚焦于人居环境,以真题真作、虚拟状态为设计理念,力求将理念落实到具体生活中,通过实质性改变来提升环境与人居的完美融合。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邱必震主持
中国美协环境艺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席田鹿致辞
席田鹿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和鲁迅美术学院,向所有参与和支持展览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她表示,展览秉承以“以人民为中心”和“艺术为人民”的创造导向,展示了设计师们在人居领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成果,深刻诠释了“为人民而设计”的内涵。提升了设计专业研究领域的学术性、研究性和互动性,强化中国设计责任感,传播文化,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及艺术与科学新方法,共建和谐人居环境。
陕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院长、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霜林致辞
杨霜林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方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导向的具体行动。要始终秉持“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积极推动美术事业的创新性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郭琳致辞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郭琳在致辞中代表联办院校,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设计是创造美与服务社会的过程,期望展览能让大家更深入理解设计在改善人居环境中的作用,并为设计教育的未来带来思考。
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开创人之一、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家骅致辞
吴家骅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艺术创作应将自己融入设计之中,“为人民而设计”,本质上也是设计师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打造和美人居的过程中,设计师需深入环境,理解人们的生活和需求,以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的方式推进城市建设和设计创新,共同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既符合人民需求又能体现文化特色的人居环境。
建筑环境艺术系学生谢昕烨发言
西安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谢昕烨代表参展学生发言,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设计师,要始终保持对设计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感,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主题报告,共话人居
席田鹿教授以《第一性原理下的城市更新——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拆解与重构》为题,深入探讨了第一性原理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从山水画的意境与建筑的结合出发,跨越唐、宋、明、清四个朝代,详细阐述了绘画与建筑特殊性的交替演化,揭示了这些建筑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生存状态和文化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广泛的共识性。这些历史建筑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历史文化自信和传承的体现。通过拆解与重构的方式,将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与现代城市更新相结合,为今天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和思路。
倪阳教授以《室内设计“123”》为题,深度剖析了深圳设计市场。他首先观察了深圳品牌公司在设计市场的高占有率,指出这背后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投入和深圳的快速发展。探讨了国家规模的企业管理、多样化的设计公司和展览,以及大湾区在未来定位中的影响力,认为这些都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进一步从建筑、设计、艺术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实践论、方法论、价值论,以深圳的城市设计、建筑营造和室内设计为案例,强调了城市设计的独特性和优势,指出设计应回归人的基本需求。同时,着重提及了在AI环境下设计的创新,并介绍了行业发展的生态。他认为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和美学的结合,更是城市社会价值观和责任的体现。
王祖君教授以《古建活化与文旅同行》为题,深刻探讨了传统环境设计的内涵与发展路径。他从自身实践案例出发,阐述了设计的美学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提出了“设计家”的核心理念。他指出,设计应紧跟政策导向,融合当下设计与未来趋势,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古建筑作为历史的见证,其改造与活化需充分考量其历史属性和交叉属性,将设计的时代属性、在地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结合,以实现古建筑的重生与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随后,三位专家与在场的来自各大院校、艺术机构等上百余位师生代表进行对谈与研讨。


论坛嘉宾合影
三、青年论坛 激扬智慧










来自建筑环境艺术系、美术史论系研究生针对自己的题目进行了深入阐述。他们或站在学术的前沿,探讨最新的研究成果;或深入生活实践,分享独到的见解与感悟,吸引着听众的注意力,引发着大家的思考与共鸣。
接着进入了评议环节。由李媛教授、郭贝贝副教授、屈炳昊副教授、朱平副教授担任评议小组。同学们纷纷就彼此的阐述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评议中,既有对精彩观点的肯定与赞赏,也有对不足之处的指正与建议。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在实践和理论的碰撞中成长与进步。
主办方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方
西安市新城区文联
陕西省室内装饰协会
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
协办方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设计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出席开幕式的联办院校、支持单位的代表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郭琳
西安工业大学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周著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江鹏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冯晓伟
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副院长姜涛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主任乔治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系主任傅璟
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李果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党委书记、院长、
高级工程师呼海涛
陕西省政协十三届委员、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陕西兰环环境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天举
室内设计6+2025年联合毕业设计命题单位、山海长安的联合创始人,CEO蒲蓉
刘文西美术馆馆长刘强音
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主席,陕西仓圣教育科技公司
创始人雷新宏
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晶、副总经理王波、吴璇
中国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建西北院建筑三院
副总建筑师李俊
宁波科导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艳
呈良材料美学馆主理人崔庆勇
中旅建设计集团创始人马永祥
西安美博文创创始人兼CEO刘鹏
中国美协环艺委会委员、科研创作处处长刘晨晨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雷晓辉
党委研工部、研究生处处长周靓
美术馆、美术博物馆馆长刘沛
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院长李黎
建筑环境艺术系党委书记刘荣
建筑环境艺术系主任王娟
建筑环境艺术系师生代表
媒体记者
莅临现场的“室内设计 6+(华西区)”
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东北林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六所高校师生代表
创新设计大赛收到来自全国23所院校师生460件作品,经过专家评审展出180余件。包括422件作品展板类作品、26件模型类作品、10件手绘类作品。展览展期7天,至12月22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