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用搭建去对话——摩登田野行动计划”乡村实践
朱羿郎 

2024年9月至11月,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团队受邀参与“摩登田野2024:摩登南庄·乡村艺术走廊计划”在地搭建活动,我系环境设计作品《芃芃》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桃花岛落成。

“摩登田野2024:摩登南庄·乡村艺术走廊计划”是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人民政府主办,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奉贤区博物馆、南桥镇江海村、沈陆村、六墩村和杨王村村民委员会承办的,特邀全国重点美术院校参与。本次活动围绕“摩登田野”这一主题,选择南桥镇田野点位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目的是以艺术为途径,由点到线,向面延伸,打造乡村振兴示范艺术之路,通过艺术促进全域振兴。我系为此成立了以王娟教授和朱羿郎为指导教师,王子月、徐廉发、郑芷琪、韩庚辰、干程昊、王周宇为营员的“在地实践——摩登田野行动计划”研究生工作营。

 

 

 

 

 

 

作品介绍ARTWORK INFO

《芃芃》

尺寸:长12米,宽10米,高4.5米

材料:木材、镀锌钢管、扣件等

项目类型:公共艺术装置

设计方:西安美术学院

设计负责人:王娟

带队老师:朱羿郎

设计团队:王子月、徐廉发、郑芷琪、韩庚辰、干程昊、王周宇

项目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桃花岛

 

《芃芃》出自“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取其植物茂盛生长之意,这不仅是营员们行走在场地的稻田中直观感受的写照,也是对生命和生机的感悟,更是对在地田野与艺术搭建之间多频深度对话的寄托。作品由四座生长的“塔”组成,自内部看,它们围合成向心的场域;自外部看,高低错落的塔形成具有独立生长形象的塔林。该作品以镀锌钢管为骨架,每个塔的底部为横向延伸的基座,由圆木搭建而成,在围合场域的同时可提供坐卧停留的长椅。其上部为由穿孔安装的木材构成的塔身,这些木材逐渐“腾空”,直至“消失”,以此展现勃然生长之势。地面铺装、基座、塔身、空中的连接杆之间互成角度,以此占领空间并勾勒出场域范畴,成为既基于在地,长于乡野,又独具态度和艺术表现力的环境艺术作品。而“芃”亦取谐音“有‘芃’自远方来”,期待通过作品本身展现环境设计专业对在地语境的包容式的接纳与互动,也吸引更多观者前来并与之形成艺术层面的交流,以环境艺术的名义为人居环境和在地乡野注入对话的活力。

 

 

 

 

 

落地实施IMPLEMENTATION

《芃芃》的建构性质体现在全面的装配性。其每座“塔”均以“套管桩基-焊接立管-搭建基座-安装扣件-穿装木材”的流程建造。基座部分取圆木的层叠与延伸感,即圆木下层长、上层短叠放安装,之间用扒钉固定,并为立柱留出空间;而塔身部分则取其腾空和消失感,即钻孔木材从立柱顶端套入安装,低处木材较厚并上下叠放,高处木材逐渐减薄,通过圆管单扣拉出缝隙,并为木材固定提供承托,越往高处木材越薄,缝隙也越大,直至材料“消失”于青空。因此本作品的装配性并非反映在明确的物料数量上,而是反映在装配的逻辑之上。作品在安装初始由主创人员指导,安装工人配合完成,而后期在工人们了解建构逻辑的情况下自行建构,与设计的预期高度相符,因此《芃芃》的落成既是主创者与安装工人们对话的结果,也展现了作品建构特质的高度包容度。

 

 

 

正因为此,《芃芃》在遇到现场条件与预期设想相左时,仍能从容地适配。因基地实际尺寸比原先图纸窄,东西两翼便临时决定靠拢;所备木材物料的数量与原先预期有少许出入,在遵循建构逻辑的前提下进行现场调配;地面铺装原本的木板材遇到了经费和占领土地方面的阻力,于是临时更换为了与作品木材相似的树皮覆盖物作为铺装材料……这些现场调整既反映了环境设计专业在地建造的实践特征与魅力,也呼应了“芃芃”二字所反映的在地生长的适应性和倔强感。由此,《芃芃》从图纸到落成之间形成了令人动容的张力,它既是同一件作品,又不是同一件作品。从自言自语到多边对话,这件作品的“厚度”逐渐浮现。

朱羿郎老师最终代表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于11月22日“摩登田野2024:摩登南庄·乡村艺术走廊计划”开幕式上对《芃芃》进行了介绍与宣传,并于当日下午的研讨会上以《摩登田野的对话机制》为题进行了演讲发言。

 

 

 

本次“在地实践——摩登田野行动计划”研究生工作营立足乡野,兼顾时代创新,以在地语境为基,借在地材料和技艺之手,放眼当代视野,探讨以环境艺术的视角将当代艺术植入乡村振兴实践,最终落成的《芃芃》也印证了环境艺术在地性于建构性的独特魅力。本工作营也以此落地建造为契机培养团队的空间建构与通力协作的能力,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补上重要一课。除此之外,本工作营也有助于扩大高校相关专业的交流互鉴,在艺术与人居有机互动的议题上擦出绚烂与笃定的火花。

 

 

本次“摩登田野2024:摩登南庄·乡村艺术走廊计划”共邀请我国十大美院和上大建筑设计院在上海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沈陆村、六墩村和杨王村田野在地搭建起了十二件环境设计作品,与兼具摩登与田野的奉贤乡村进行深度对话,共谱艺术城乡和艺教协同发展的新篇。


 






关闭窗口

版权声明: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版权所有  陕ICP备 05010976号-1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00号西安美术学院 邮编:710065 | 电话:029-88214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