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教学检查
2025 / 02 / 24
开学第一课
2025年2月24日,建筑环境艺术系“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上午8点,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雷晓辉一行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检查活动。其间,雷副院长一行聆听了李昌峰老师讲授的《人体工程学》课程。在听课过程中,雷副院长认真聆听课程内容,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细致观察和问题分析,对专业教学给予了肯定。并强调指出:在学院创建“双一流”的重要节点上,应继续将“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持续落实,同时加快教学设备建设,提升设备使用率。
课程名称
《人体工程学》
授课教师
李昌峰
授课班级
2023级空间设计二班
授课时间
2025·2·24——2025·4·14
课程介绍
本课程旨在系统性地探讨人体工程学(人因工程学)的核心理论与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科学设计优化人、工具、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课程内容涵盖人体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与设计科学的交叉领域,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发现问题、分析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负荷分析及认知工效学。
学会评估工作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如重复性劳损、视觉疲劳、姿势不良等),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理解人机界面设计、工具适配性及空间布局的优化策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提升跨学科协作与创新设计能力。课程核心内容模块包括基础理论、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与核心概念、人体测量数据应用与动态姿势分析、环境空间优化等。
本课程对教学的意义深远且多维,它不仅关注物理环境的优化,还涉及认知、行为和心理层面的设计,旨在提升教学效率、保障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并促进学习体验的整体优化。人体工程学为教学提供了科学化的设计框架,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人-工具-环境”的协同优化,实现健康、效率与体验的三重提升。在技术快速迭代和教育模式多元化的今天,人体工程学不仅是改善教学质量的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公平、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特色教学方法
在建筑环境艺术系的《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特色教学方法,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些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体工程学的核心理论与应用,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研究性学习思维。
新学期寄语
新学期伊始,我系严格把关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强化课程质量建设,推动课程创新实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确保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优化。我系将积极探索建筑环境艺术教育的创新路径,领会在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在学院“五名战略”的引领下,奋力踔发、躬建笃行。